《#小島窗光》A View Outside 窗戶交換計畫
窗景募集中(https://a-view-outside.com/ )
-
我意識到疫情不對勁的時間,似乎比大家早了一點,那是從五月的某一天開始,妹妹每天加班到深夜。我睡了她還沒有回家,我醒了她已經出門。妹妹的工作,是醫療相關的防疫人員,因為她是可能染疫的高危險族群之一,為了保護家人,我們開始分居,在疫情正式爆發後,我沒有再和妹妹見過面。
偶爾我們會視訊聊天。某個晚上又是半夜三點,妹妹打電話來,手機那頭傳來難過的聲音:「今天又有一個很年輕的孕婦插管了,實在不知道怎麼辦...」
生為渺小的人類,「不知道怎麼辦」的事情,怎麼總是這麼多呢?
我的專業幫不上忙,擔心也無用,除了些許安慰的言語,我能做到最大的支持,只有好好待在家。待在家的每一天,好像也沒有閒下來。未完成的工作,從外面的世界,運送回了自己的房間。一切都在線上發生。而連結我的房間與整座城市的交界,
只有一扇窗戶。
這讓我想起,去年國外疫情熾熱時,我看過一個網站(WindowSwap),它募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窗景,讓坐困家中的人們瀏覽,緩解無法旅行的鬱悶。我很喜歡「交換窗景」的概念,也因此想在台灣島上發起這樣的行動——這便是《小島窗光》的緣起——希望藉此呼籲大家好好待在家,同時陪伴最近只能繭居在家的人們,看看別人的風景,稍微得到喘息。
《小島窗光》的英文命名為"A View Outside",除了相信每個人的窗前自成風景,也希望在台灣疫情紛擾的此刻,從不同視角的觀點中,生成多一點點的同理。我們嘗試在私下第一波邀稿中,邀來不同居住地、不同職業別的人們參與,其中也有住在國外的台灣人、住在台灣的外國人,在海洋與海洋之間、窗戶與窗戶之間,為彼此送來祝福與想念的隻字片語。
關於窗戶,我寫過一首作品,命名為「詩的誕生」:
一座密閉的城堡 / 打開窗戶 / 迎接氣流的經過 / 那也是 / 音樂的由來
即便是艱困的時刻,流動的詩意依然隨處都在。仔細聆聽網站中的聲音,看似凝滯的一切,如常轉動著,在緩慢的凝視中,期待見面的那一天。
-
到《#小島窗光》網站逛逛,也歡迎投稿你的窗景🌱
https://a-view-outside.com/
追蹤《#小島窗光》Instagram 🌿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_view_outside/
-
文末想特別感謝這段時間共同工作的神奇團隊,感謝他們熱血犧牲個人休息時間與假日。我們一起建構起這個網站,也會一起持續更新。所有人都是無償付出,並共同吸收了網站的營運成本,真的非常謝謝他們。
小島窗光 A View Outside 工作團隊
創意總監|王小苗 Miao Wang@#39號貝殼公寓工作室
專案經理|黃子瑋
視覺介面設計|陳關文
網頁程式與互動設計|張文瀚
文案設計與社群管理|陳禹晴 Chinchin Joy
行銷公關|林映嵐 Isabel Lin
法律顧問|黃沛聲
金流顧問暨小天使|許恩嘉
特別感謝|陳佑群 Isis Chen 、Wendy Huang、李悅端
與所有將作品分享予本網站的影片創作者